close

  今年1月13日,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並表決通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口和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作為第一個以立法形式確定“單獨二孩”生育政策實施的省份,明確了只要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經批准就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面對3月1日即將實施“單獨二孩”生育政策,我市單獨家庭拿定主意了嗎?面對生與不生的選擇,單獨家庭的夫婦們又將持怎樣的觀點?單獨家庭與全社會又應該做何準備開展“二孩”計劃?就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單獨二孩”新政即將實施 單獨家庭關註細節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是否生育第二個孩子”走入了單獨家庭的視野。
  據記者走訪桂林市計生委、麗君街道辦事處計生部門以及驛前、平山西等社區瞭解到,自“單獨二孩”政策提上日程後,有一些市民針對“單獨二孩”的準生問題進行咨詢。
  “新政策單獨二孩桂林什麼時候實施,大齡女同胞們等不起啊,盼詳細答覆。”2013年11月21日早,有網友在市計生委網站留言說道。
  在市計生部門網站上可以看到,不少針對單獨二孩的網上咨詢問題都格外細緻具體。1月14日,也就是廣西公佈實施具體日期第二天,一位網友在市計生委網站咨詢說:“我和愛人都是桂林理工大的老師,育有一兩歲半的女兒,由於愛人是獨生子女,卻沒有辦理獨生子女證,需要出具哪些證明才能符合單獨二孩的條件?”
  據人口計生部門資料顯示,目前桂林市生育了一孩的家庭有40多萬戶,在沒有領取獨生子女證的一孩家庭中,有相當數量的家庭符合“生育二孩”政策,但在這些家庭中,實際已生了二孩的並不多。新政的實施,讓一些單獨家庭有了新期待。
  “有些是辦理一孩準生證,順便問問,但也不乏專門過來瞭解政策的,但不是很多。”2月25日,麗君街道辦事處的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據該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政策還未真正落地,前來上門咨詢的人數比較有限。
  2月27日上午,記者從桂林市計生部門瞭解到,本周末我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將赴南寧,聽候自治區的相關佈置,並就相關事宜進行培訓,而相關具體細則也將在下周進行公佈。
  3月1日起,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新修改的計劃生育條例正式實施,但根據其他省市的經驗來看,由於基層辦事部門還需要培訓,所以大都在政策頒佈一周後,才可以正式開始為單獨夫妻辦理手續。
  直呼“生得起 養不起”財力精力成“攔路虎”
  單獨家庭矛盾心態凸顯 意願與能力有所差距
  在這個價值觀念不斷更新的時代,單獨家庭面對撫養孩子這一重要選擇時,他們已經不再單純地認為“多子多福”,而是更註重其子女、自身以及家庭的“可持續發展”。單獨家庭夫妻及其父母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他們又會有怎樣的考慮呢?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單獨家庭面對該選擇題時,均較為矛盾,而造成其矛盾心理的主要焦點集中在生育意願與自身能力有限的問題上。
  在調查中,受訪者首先都會從經濟條件進行考慮,一般會考慮自己在保證第一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被稀釋的前提下,是否能夠承擔更多的養育孩子的成本,加之獨生子女家庭都較為年輕,有緊湊的生活步調,他們自身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工作壓力加大,為孩子付出的精力確實有限。這一因素使得一部分獨生子女對養育第二個孩子“望而卻步”。
  此外,更重要的是伴隨著生養觀念的不斷更新。更加自我與理性的“421家庭”父母,將“生二孩”與自身價值的實現,以及子女的長遠發展等問題緊密聯繫起來。
  近一半受訪者表示“不願意生二孩”
  “一個太少,兩個正好。”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指出,就家庭幸福和家庭發展而言,多項調查均表明,一半以上的受訪者“願意生二孩”。
  而這樣的說法在記者的調查中也得到印證,在直接採訪的16個單獨家庭中,將近一半的夫妻表示有生育意願,但均表示還需要從長計議。還有部分夫妻表示,養育孩子帶來的經濟壓力與精力傾註,讓他們“望而卻步”。
  在受訪者中,大都認為實行“單獨二孩”政策會減少獨生子女成長中的不利因素,可以增加家庭熱鬧歡樂的氣氛。“85後”伍先生在某外企工作,去年剛剛升級做爸爸。新生的女兒儘管讓夫妻倆略顯疲憊,卻也為他們一家增添不少歡樂,但在記者採訪時,伍先生和妻子表示並不排斥生二孩,儘管自身的經濟狀況與精力有限,但是雙方父母也較為支持,他們坦誠地說:“壓力是會有的,所幸雙方老人都表示願意幫忙帶小孩,我和妻子覺得還可以承受。”
  據瞭解,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進入低生育水平國家行列,平均每對夫妻生育孩子的數量下降到了目前的1.5-1.6個,而這樣的生育觀念轉變為不少家庭所接收。但是,單獨家庭里的長輩們,對子女生育二孩的選擇也表示充分尊重。“他們忙不來,我們可以幫照顧,他們不願意,我們也不強求。”居住在屏風市場附近的龍阿姨與丈夫均從企事業單位退休沒多久,如今偶爾幫獨子照顧唯一的孫女,對於生二孩,他們均表示與大多長輩一樣,支持卻也不強求。
  “多養一個孩子,可不只是添一雙筷子那麼簡單!”“是啊!現在年輕人結婚本來就晚,而且事業心也強,隨他們樂意!”2月26日下午,龍阿姨在社區排練舞蹈,與朋友們談及該話題時,有了這樣的對話內容。長輩們表示,自己身邊有很多朋友的子女都沒有特別強烈的生育要求。
  “撫養成本高企”成為選擇矛盾焦點
  生二孩與否這一道選擇題,折射的不僅是傳統觀念的變遷,也反映了當下家庭與社會焦慮。
  相當一部分的受訪者則表示不會生育二胎,而經濟因素、工作壓力是主要原因。日趨激烈的職場競爭與生活壓力,讓單獨家庭直呼“生得起,養不起”。《2013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月收入2萬元以上的受訪者,生二孩的意願非常強烈,達到71.4%。月收入不到2000元者,想生二胎的不足一半。
  的確,撫養成本高企成為不少家長首要提及的考慮因素。不少父母認為培養孩子的教育投入高,生兩個孩子難以保證孩子的教育質量。已育有一女的邵女士丈夫在某國企上班,她自主創業也步入正軌,談到是否會生二胎,邵女士坦言:“現在上小學的女兒僅僅只報了一個舞蹈班,但對其投入的生活、教育經費卻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如果再生一個,恐怕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財力好好培養。”
  從事學前教育的洪林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她與丈夫的月收入約5000元,但是每月投入在女兒身上的費用大約2000元,“每個學期興趣班還要1500塊!”洪林感慨說,不輕鬆啊!
  不可否認,獨生子女家庭在一定程度上是承擔不少風險的家庭,但一些單獨家庭卻並未因為政策的放鬆而有所改變。
  作為獨生子女的周雲剛將位於蘆笛路的新家佈置完畢,覺得一身輕鬆。她儘管有過缺少手足情、遇到困難無助等情感體驗,但是,面對這些,生活較為寬裕,擔任全職太太的周雲也並未改變生養一個孩子的意願。她和丈夫都表示,“培養好一個就不錯了”。她認為,一方面養兒防老不再時興,此外,撫養多了,容易淪為“孩奴”,耽誤享受生活。
  “還是一個精緻點吧。”市民莫先生是某公司經理,收入不錯的他卻並不打算再添丁。“一個兒子就很費心了,要是下一個還是兒子,隨著孩子的成長,投入將不斷高企,隨之而來的壓力還是很大的。”莫先生的妻子說。
  專家:理性考量最為重要
  “對於符合政策規定可以生育二胎的單獨家庭需要理性對待。”廣西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肖富群表示,可從如下方面進行權衡考慮。
  首先,對於生還是不生第二胎,選擇的標準應該基於自身的生育數量意願和撫育條件。“在媒體炒作、群眾熱議、親朋施壓的氛圍下要儘量保持冷靜,不要受社會效應的挾持跟風似的盲目生育二胎。”他說,生還是不生,主要看自己的意願以及自身在時間、精力、經濟上是否能滿足生育、撫養兩個小孩的需要。
  其次,對於在什麼時間生育第二胎,選擇的標準應該是符合政策的生育間隔以及自身的生育時間意願和撫育條件,保證能滿足優生優育的需要,合理安排生育間隔“再次,要合理安排第一胎的生育時間。”肖教授說,對於尚未生育第一胎的單獨夫婦,如果有意願和條件生育第二胎,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考慮第一胎的合理生育時間,為生育第二胎做準備。
  單獨家庭要如何迎接“二孩”?
  “什麼時候要二孩?”成了今年困擾不少夫妻的熱門話題。有的人為政策即將落地而振奮,也有不少符合條件的年輕夫妻表示,“政策雖好,但擔心多生一個孩子,家庭負擔不起”。
  的確,“二孩”生還是不生,並非簡單的選擇題。為此,記者採訪了婦產、心理與社會學的專家,他們提醒說,要多撫育一個孩子,不能匆忙決定,如撫養能力、孩子的態度、老一輩“多子多福”的期望以及女方年齡是否適合生育等問題需要仔細思考。
  身體:講究優生優育 規避生育風險
  桂林市婦女兒童醫院大產科主任董長勝認為,“單獨二孩”生育政策的調整是好事,但是否生育二孩,除了考慮經濟等因素外,最關鍵的前提是要考慮夫妻雙方尤其是女方身體條件。
  生二孩的媽媽,大多數年紀不會太輕,年紀越大,身體條件也會發生一些變化,從優生學來看就不是很理想。董長勝分析說,一般來說,最理想的生育年齡在22-28歲之間,這時候,能獲得優勢卵子,有助於優生優育,而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遺傳性疾病的產生也會相較多一些。
  據介紹,臨床上把年齡35歲以上的產婦歸為高齡產婦,記者瞭解到,由於事業發展相對成熟,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部分已超過了35歲的女性有了生育二孩的計劃。對此,董長勝指出,與年輕產婦相比,生產的風險也會變大,高齡產婦不僅生育能力會下降,可能的併發症風險也較大,例如更容易併發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疾病。因此,準備懷孕的單獨夫婦在無基礎病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如果女方本身還有內科性疾病則要謹慎決定。對想生二孩的女性來說,應提前做好細緻的孕前檢查和產前診斷,防止和減少缺陷嬰兒出生,把生育風險控制到最低。
  此外,他還提醒說,如果第一胎是剖腹產,那麼原則上要註意4年的生育間隔期,他解釋說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子宮的疤痕才能愈合,而在生育第二孩時,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也可嘗試陰道分娩。
  心理調適:提前與“大寶貝”溝通
  怎麼跟享受慣了父母獨愛的大寶貝說生二胎?很多父母都想不好。專家提醒,對“大寶貝”的心理疏導與關照格外關鍵。
  那麼,如果打算生二胎,夫妻如何與第一個孩子進行溝通?廣西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餘欣欣建議家長:首先,如果孩子懂事了,在夫妻決定是否生育二孩之前,要征求孩子的意見。“由於‘421家庭’的模式會讓孩子的自我意識比較強烈,新增一位家庭成員,會讓孩子有‘危機感’,認為會有人分享其本可享有的全部的愛與一切。”餘欣欣說,年輕夫妻要有一定技巧,如果孩子有抵觸情緒,不要急於生育,學會給孩子做一些心理鋪墊,讓孩子認識到有弟弟妹妹的好處。
  其次,在懷孕的過程中,也要通過賦予孩子“責任意識”等方式,讓孩子在參與過程中,逐漸接納並學會約束自己的需求,並幫助父母進行分擔。“家長要適時讓孩子學會幫助自己,參與到一起照顧即將出生的寶寶的過程當中。”餘欣欣分析說,孕期的母親精力有限,為了避免孩子感覺對自己原有的關愛少了,要逐步培養起孩子的“兄長意識”,以防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忽略,造成“多餘人”的錯誤認識。此外,還要註重讓孩子漸漸懂得約束自己的需求,漸漸接納新生命的出現並善於分享。
  此外,由於年輕夫妻出於對事業生活的綜合考慮,生二孩與否,長輩等家庭成員之間商量討論盡可能地將心比心,不要過多干涉。
  社會公共服務:全面優化讓“好政策”得到“好落實”
  廣西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肖富群認為,強制性的計劃生育政策在我國實行了30多年,我國的生育政策在生育數量的規定上近30年都沒有調整過,單獨家庭可以生二孩的政策調整反映了一些老百姓的生育意願,因此這一政策調整的社會效應比較大,但符合這一政策規定的育齡夫婦只是所有育齡夫婦的一部分,而且部分符合政策的單獨夫婦也可能會放棄生育第二孩,因此實際的人口生育效應則要小一些。
  “允許單獨家庭可以生二孩這一政策調整,整個社會的生育數量會有一定的提高,因此政府在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方面需要跟進。”肖富群說,儘管符合這一政策規定的育齡夫婦只是所有育齡夫婦的一部分,且部分符合政策的單獨夫婦也可能會放棄生育第二胎,因此這一政策調整的社會效應比較大,但實際的人口生育效應相對較小。但是當大家在為政策的陸續出台與落實叫好的同時,也應看到,新政策的落地還需要相關部門未雨綢繆,在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與保障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
  肖富群表示,首先是及時制定操作性強、邊界分明的單獨家庭可以生育二胎的政策,並且加強政策的宣傳力度,利於處於育齡期的夫婦在生育選擇上有清晰的政策依據,也利於全社會對這一生育政策的調整的態度變得更加理性和冷靜。其次,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政策。計劃生育政策不只是對生育數量的規定,而是一個政策體系。生育政策作了調整後,其他政策要素,比如生育時間、生育間隔、生育獎勵扶助、優生優育等,也要做出相應調整。再次,婦幼醫療機構、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機構、家政服務機構、公安戶籍部門等與嬰幼兒撫養、教育的相關的部門,需要提前在硬件、軟件、制度上做一些準備。
  相關鏈接:
  記者翻閱自治區新修訂的計劃生育條例,其中第十四條指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經縣級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其中第一款已修改為“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的”。
  而需要準備的材料和辦理流程在條例第十七條有所規定:
  應當準備相關證明材料,向女方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經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辦事處審查,並經縣級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批准,領取二孩生育證後,方可生育。
  規定中提到,需要準備夫妻雙方的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以及夫妻雙方所在單位或者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本人婚育和收養狀況證明、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其他有關證明材料。
(原標題:單獨二孩政策明起實施 桂林近一半受訪者表示不願意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09azevu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